資源循環
在工業園區快速發展的同時,產生了含有復雜成分、較高濃度含鹽和污染物的廢水。為了促進我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園區的建設和發展,保證“十四五”期間對項目建設和產業鏈不斷完善的基礎上,遵循綠色發展的理念,對園區化工廢鹽進行深度處理是精細化工業園區發展的重要課題和發展趨勢。
而各個園區作為廢鹽的生產大戶,對其進行治理和處置在當前是園區發展受到制約的瓶頸。由于鹽分太高可能會造成生物菌死亡,生化系統很難正常的運行,因此為了可以保證集中污水處理廠可以正常運行,通常都要求鹽的濃度小于5%。但是污水處理廠通常會對于高鹽廢水拒收,因此就會造成很多的廢鹽在企業車間囤積,而使對其的處置問題成為治理的難點。
再次,對于工業園區而言,要想得到更長久的發展,就一定要讓經濟發展和環境發展相結合,只有對園區的廢鹽、廢水等進行工藝化處理,才能促進經濟綠色化水平提升。
藍然針對園區綜合循環利用的需求,從所需處理的本質出發,利用雙極膜工藝為核心,多種膜耦合集成技術為主路線的處置手段,可針對性的利用各行業的特性提出針對性的完整工藝包。鹽的種類、濃度均不影響處理,且在多個領域應用多年以上,為客戶持續性的帶來價值。
目前,已在鋼鐵、印染、石化、造紙、煤化工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藍然產品可應用于如下領域:
1. 園區鹽溶液的預濃縮,適合于液體零排放“ZLD”工藝路線;
2. 鹽制酸堿,回用到生產工藝,適合于綜合循環路線;
3. 電滲析、雙極膜共同使用,綜合考慮COD、鹽分的去向,達到真正意義的循環經濟。
優勢:
1. 可以將鹽和COD進行有效分離,高COD進入生化,高鹽分可以結晶成高品質鹽或徹底廢鹽資源化。
2. 受鹽分或者COD高低影響較小,可與其他工藝結合,廣泛應用于各個園區。
3. 運行成本低、環境友好,適合長期發展。
案例名稱:40000m3/d佛山印染園區廢水綜合治理
建成年份:2020年